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持續,全城物資短缺,必需品如米、廁紙、清潔用品、口罩等 均被搶購一空,價格更 一度被大幅抬高。市民亦紛紛轉往網上搶購物資,惟缺乏 網上資訊的基層長者及家庭,不得已要四處奔波購買物資,增加了他們受感染的 風險,同時也增加了病毒在社區散播的風險。

有見及此,李國賢基金會聯同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 D」,籌備了計劃「疫」 流而上,連結各區的「社區改變者」──一直致力為社區帶來正面改變的小店店 主,協助派發「香港開心 D 抗疫包」予基層長者及家庭,以解他們燃眉之急。

疫症肆虐時,物價急升,令生活捉襟見肘的基層長者及家庭,百上加斤。為紓緩 他們的抗疫壓力,李國賢基金會與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 D」合作,準備了 5600 套防疫及食品包(當中包括消毒用品、泰 國香米、廁紙、牙膏套裝等)並經由 深水埗、荃灣及元朗區內的「社區改變者」,按需要及實際情況直接將防疫及食 品包送到區內最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手上,援助基層一同走過艱難時刻,攜手對 抗疫症。

開心 D 5600 ( )

協助派送防疫及食品包的「社區改變者」不是社福團體,也不是慈善組織,只是 一群願意為社區花多點心機及時間的小店店主。他們默默謹守自己的崗位之餘, 願意各人多走一步,回 饋社會之餘也不求回報,關懷社區上的弱勢社群。眼見疫 情肆虐,儘然派飯贈予基層長者及家庭無疑增加了經營的壓力,但仍堅持「加碼」 派飯及餐券,減輕他們 的負擔。是次答應協助 派發防疫包,雖然令工作量大增, 但他們仍樂在其中,只因相信每個人盡一分力,社區會更快樂及美好。

過往,他們不時協助負責機構舉辦社區教育計劃「社區改變者」,以身作則地教 授及引導青年人多從社區角度出發,鼓勵其以自身力量回饋社會,為社區帶來正 面的影響。

有排頭位的長者收到早餐及抗疫包,表現興奮並說︰多謝你哋除咗一直以嚟派發早 餐,今次仲派 多咗份禮物俾我哋!

位於荃灣石圍角邨的「廣發茶餐廳」與負責機構協助推行社區教育計劃多年,老 闆馬生馬太一直以「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原則經營餐廳,關注區內眾多長者 的需要,每月派發食物 贈予區內長者及學生,期望感染更多人關懷社區。有見疫 情日益嚴重,除了「加碼」派發早餐禮券,更協助派發抗疫食品包予區內長者, 共渡「疫」境。馬生馬太指疫情雖對各行各業造成負面影響,反而更顯示到香港 人之間久違互助互愛的人情味。

馬生馬太每月初十五派發早 餐一百份予長者,亦推行「好學生獎勵計劃」,派發餐券予區內成績 優異的中學生。

另一「社區改變者」則位於荃灣兆和街的「素悅軒」,一直定期向長者派發齋飯 盒,為區內長者所熟悉。眼見香港疫情日益嚴重,何老闆照常派發飯盒之餘,更 自發派口罩及其他抗疫用品,以解長者的燃眉之急,並舒緩長者的抗疫心理壓力。 何老闆指長者很多時不知道哪兒買到物資或不願意付錢買,期望派發防疫及食品 包可減低他們感染的機會,盡量幫助每一個。

「素悅軒」平時於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派發 120 個齋飯盒予區內長者,巳為人所熟 識。

不及

位於長沙灣的社企餐廳「喜樂餐飲‧教室」於疫症期間仍堅持向長者派飯,更曾 休業一星期以準備防疫物資,四處派發予各區長者及有需要的基層人士,幫助他 們渡過難關。宋太指不自覺與老人家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不忍心他們四處撲物 資。儘管生意受疫情所影響,也不及對他們的影響大,故索性停業一週,專心為 基層長者搜刮物資。

宋太當初成立「 喜樂餐飲‧教室」,以確保女兒能有工作機會,也為其他殘疾人士提供工作機會, 讓他們慢慢學習及成長。每 逢星期六,均會派出 120 個飯盒予區內基層長者。

位於深水埗逾 60 年歷史的製麵老字 號「劉森記」,店主劉老闆定期向長者 派發飯券,讓獨居長者及有需要的基 層人士,也可以持著飯券來吃碗麵, 從而鼓勵他們多出外走動,多與人接 觸並融入社區。劉老闆直言最近生意 額儘然減少,反指更應該協助派發防 疫及食品包幫助基層長者及家庭,協 助他們渡過難關。

計劃的幕後製作團隊也是功 不可沒,大量義工連日來協助包裝數以千計的抗疫食品包,務 求讓物 資盡快到達有需要的人士手 中。

一 直 以 來 , 和 富 社 會 企 業「 香 港 開 心 D 」每 年 推 行 計 劃「 社 區 改 變 者 」, 旨 在 透 過 各 項 活 動 , 包 括 社 區 訪 問 及 義 工 服 務 、 話 劇 工 作 坊 、 社 區 影 片 拍 攝 比 賽 及 嘉 年 華,讓 活 動 參 加 者 在 不 同 形 式 下,提 升 其 個人修為, 鼓 勵 及 幫 助 大 眾 發 掘 周 遭 的 好 人 好 事 , 並 與 社 區 上 不 同 人 士 分 享 , 感 染 更 多 人 為 社 區 出 一 分 力 ,以培養他們 成為新一代的「社區改變者」,讓社 區變得更快樂、更美好。

於疫情期間,各界發揮 香港的互助互愛精神,多間大型企業、大機構 紛紛成立慈 善基金,捐助物資予福利機構,轉贈社區基層,而上述相對資源較小的「社區改 變者」力量雖小,然而匯聚眾人的力量,才可真正達到群策群力,齊心抗疫。